科治好:浅谈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引发的,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分为1型、2型和妊娠糖尿病三种类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此外,部分糖尿病患者和家族有疾病聚集现象。

一、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归结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两者兼备,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

(一)1型糖尿病:多与遗传、自身免疫有关,需终身依赖胰岛素。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已经发现有50多个遗传变异与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二)2型糖尿病:占90%以上,与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同样与遗传因素相关,目前已经发现400多个遗传变异与2型糖尿病或高血糖发生的风险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遗传背景只是赋予个体一定程度的疾病易感性,并不足以致病,一般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多个基因异常的总体效用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三)环境(体外)因素:

1.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1型糖尿病的环境原因之一,包括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这些病毒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并可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损伤胰岛β细胞。

2.一些化学毒物如灭鼠剂吡甲硝苯脲等,也可导致胰岛β细胞的破坏,从而诱发1型糖尿病。近几年来,随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使用,该类药物所导致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有明显增多。

3.环境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显得尤其重要,具体包括年龄增长、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等。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高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导致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社会环境。

二、预防措施(尤其针对2型糖尿病)

(一)健康饮食

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减少精制糖、油炸食品,增加全谷物、蔬菜、豆类。

控制碳水化合物,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糙米、燕麦),避免过量食用主食。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血糖平稳。

避免过量食用含糖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改喝水、茶或无糖饮品。

(二)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抗阻训练:每周2次力量训练(如哑铃、弹力带),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

(三)控制体重

BMI控制在18.5~24:减重5%~10%可显著降低糖尿病风险。

缩小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减少内脏脂肪堆积。

(四)戒烟限酒

吸烟增加胰岛素抵抗,酒精干扰血糖调控。

(五)定期筛查

高危人群每年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三、糖尿病治疗与管理

糖尿病患者须到正规的医疗部门寻求规范化治疗。

(一)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一线药物)、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等。

胰岛素注射:适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晚期或特殊情况(如妊娠、手术)。

(二)非药物治疗

血糖监测:定期自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使用动态血糖仪(CGM)更佳。

饮食管理:个性化制定膳食计划,必要时咨询营养师。

运动疗法:结合有氧和抗阻运动,避免久坐。

科治好高压电位治疗仪作为物理疗法的一种,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作用。经临床证明,在高压交变场作用下,加速了血糖的衍化,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从而产生治疗作用。不仅如此,高电位治疗对其它慢性病及亚健康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康复保健作用和治疗效果,是不同于传统的药物疗法,对患者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安全、有效的绿色物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