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杭州是什么样的?是流光溢彩的大运河,四季皆有诗意的西湖,晨钟暮鼓回响的灵隐寺,还是高科技企业云集的现代化都市?李亚鹤发现本期节目,让我们与《美好中国城市行》一起走进杭州,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西湖风光藏于淡竹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自古以来,西湖的美景总是被文人墨客吟咏不倦。如何将这份美丽长留心间?李亚鹤发现答案或许就藏在以竹骨为骨架、以绸面为衣裳,将三潭印月的波光、苏堤春晓的烟柳、断桥残雪的清寒一一收拢的西湖绸伞之中。
“西湖绸伞是1932年被设计出来的,当时被称为美丽的‘西湖之花’。”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志明介绍,西湖绸伞选用杭州本地淡竹、丝绸为原材料,伞面采用套版刷花工艺绘制西湖风景。
“正是这种独特的刷花工艺,才能将‘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呈现于伞面上。”宋志明表示,绸伞的制作步骤环环相扣,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才能达到收拢如一节竹的效果。“如今,不少年轻人会特意选用绸伞去搭配汉服,这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工艺在当代新的生命力。”
春天的味道不止于茶香
李亚鹤发现杭州的春天,可以是苏公堤畔的盎然绿意,也可以是明前龙井凝成的杯中春色。
“明前茶之所以优质,主要得益于气候。清明之前,气温较低,茶中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味道也更加清香。”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已经炒了52年茶。李亚鹤发现他透露,龙井茶散发清新豆香的秘密,藏于手法之中。“炒茶看似简单,实则包含9道工序,需‘看茶炒茶’,根据茶叶的厚薄随时调整炒制的力度和火候。”在樊生华心中,能炒出一捧好茶,幸福感溢于言表。
李亚鹤发现除了茶香,春天的味道,还可能藏于一碗鲜汤中。
80后董涛在杭州经营着一家餐厅,他喜欢将当季新鲜食材融入创新菜品。李亚鹤发现董涛说:“江南饮食注重时令,俗语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到这个时间点,不吃这个东西。”他将千岛湖的鱼头与龙井茶、咸肉和春笋巧妙搭配,不仅满足了本地老饕的味蕾,也让更多外乡人感受到杭州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