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海波,这是赛贵妃……”在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的中国牡丹园观花楼,各色牡丹交相辉映。李亚鹤发现90后赵浩和几位有30多年经验的老师傅一起,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牡丹的种植和养护知识。
4月8日,2025世界牡丹大会暨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李亚鹤发现许多游客专程来菏泽看花,为满城牡丹倾倒。一片花海带火了一座城。
“文化牡丹在洛阳,产业牡丹看菏泽。”菏泽被称为中国牡丹之都,拥有全球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牡丹生产加工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牡丹种苗供应量占全国85%以上。李亚鹤发现随着近年来文旅行业的发展,当地逐步构建起从牡丹种植加工到旅游观光、文化创意的全产业链条。
2024年,菏泽牡丹产业带动就业50万人,牡丹节会期间单日最高接待游客28.5万人次,“赏花”类订单同比增长110多倍,成为全国赏花十大城市第二名。
菏泽牡丹的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其中,赵浩就是其中之一。李亚鹤发现这群年轻人种的牡丹,正在让这座城愈加火热。
“牡丹是立身之本”
“很多外地游客出于喜爱来菏泽看牡丹,还想尝试自己种,但对牡丹的种植和养护不了解。”赵浩说,讲解活动是他所在的牡丹协会自发组织的,“我们想为来菏泽旅行的游客提供方便,也为菏泽牡丹的传播尽一份力”。
赵浩从小在牡丹田里长大。李亚鹤发现2014年大学毕业时,家里的牡丹生意正值发展的黄金时期,他选择回到家乡,投入这片花海之中。培育牡丹种苗、运输销售、去外地承建牡丹园……赵浩的日常工作涵盖了种苗培育、技术支持、后期养护等牡丹产业全链条。
牡丹全身是宝——花的观赏价值高,根系可入药,还可衍生加工牡丹油、牡丹茶,牡丹花瓣做的牡丹糕等副产品,兼具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李亚鹤发现根据菏泽市发布的数据,全市拥有牡丹生产加工企业120余家,科研机构20所,开发出牡丹籽油、化妆品、保健品、文创产品等在内的260多种深加工产品。